
金秋十月,双节同庆,武侯区各大热门区域迎来客流高峰。为守护市民游客的假期平安与舒心体验,成都市公安局武侯区分局以专业警务模式为支撑,全员坚守岗位,从千年古祠到繁华商圈,再到璀璨夜经济地带,织密安全防护网,用责任与担当护航长假时光。
记者了解到,武侯公安坚持节日期间“景区平安”底线思维,拓展具有武侯特色的“可视化指挥体系”警务模式,通过多警联动、部门联勤,全力营造“隐患少、服务优、游客满意”的环境。10月3日,记者实地探访武侯区三大热门区域,见证民警如何以专业与坚守,护航市民游客的假期时光。
“网格+科技”
筑牢千年古祠安全屏障
这两天,武侯公安全面启动国庆、中秋专项勤务等级,浆洗街派出所肩负起武侯祠、锦里片区的安全保卫重任。“按照分局部署,我们将这片区域划分为9个网格,进行专项巡逻、防控。”据浆洗街派出所副所长罗翔介绍,该片区日均客流量达10万人次,民警从每日上午8时30分至夜间11时全员在岗,用坚守筑牢安全防线。
展开剩余72%上午10时许,记者走进武侯祠景区安保指挥部,监控大屏幕上实时更新着进入人数、离开人数以及保有量等信息,精准数据为警力调度提供科学支撑。“我们会根据客流变化动态调整执勤方案,不仅要维护秩序,更要主动帮游客解决难题。”罗翔说,从指引游览路线到寻找遗失物品,民警始终以“服务者”姿态守护游客体验。
据悉,武侯公安还联合交警一分局、武侯祠博物馆构建“综合执勤模式”,结合景区客流、车流变化日均投入60余名警力,从交通疏导、人流管控到应急处置,形成全链条安保闭环,让千年古祠在假期中始终秩序井然。
“1+1+1”三维巡防
守护商圈消费烟火气
在武侯区簇锦辖区,成都大悦城、万达广场、武侯吾悦广场等商业综合体成为市民假期消费打卡地,日均人流量较平日大幅上涨。在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的大背景下,簇锦派出所通过完善“1+1+1”三维巡防模式,让平安成为商圈最美的“消费底色”。
据簇锦派出所民警张峰介绍,每日上午商场开门前,值班组警车都会提前抵达各商圈周边,开展重点排查;机动中队民警化身“步行卫士”,穿梭于商场楼层间,用脚步丈量安全;摩托车巡逻队则围绕商圈周边道路巡查,确保遇到突发情况能够得到第一时间响应。
“假期里,我们多走一步、多问一句,群众就能更安心一点。”张峰告诉记者,通过车巡、步巡、骑巡相结合的方式,簇锦派出所不断提升街面见警率,全力守护大假期间的平安,让市民游客在簇锦辖区开心、安心地度过假期。
“1+1+N”防控
点亮夜晚经济平安灯
夜幕降临,府南河畔的安顺廊桥灯火璀璨。廊桥南侧的丝管路“酒吧一条街”、露天音乐广场、夜游锦江码头串联成网红打卡带,是成都市旅游及夜间经济发展的一张“名片”,假期期间,每天到这里的游客和市民络绎不绝。
“为游客和市民朋友营造一个安全、安心的游览和消费环境,是我们大假期间工作的重中之重。”望江路派出所所长盛秀光表示,针对夜间客流集中、人员结构复杂的特点,派出所创新推出“1+1+N”防控机制:专职夜间巡逻队前端守护,15人备勤组随时补位,N支群防群治力量协同联动。小到调解顾客间的口角纠纷、帮游客找回遗失的手机钱包,大到处置突发安全情况,用一件件为民实事,回应护航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对“安全感”的期待。
晚上9时,一名游客因醉酒与酒吧工作人员发生争执,望江路派出所民警吴蔚发现后立即上前安抚情绪、耐心调解,避免矛盾升级;晚上10时,一名游客将手机遗失在夜游锦江码头上,巡逻民警通过监控追踪,最终帮游客找回手机。从调解口角到找回失物,从提醒游客保管财物到排查安全隐患,记者在现场见证着民警用一件件“小事”筑牢夜间安全防线,让市民游客在享受夜间美景与消费乐趣时,时刻感受到“平安就在身边”。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图 张伟进 责任编辑 常莉娟 编辑 黄一可 审核 何良
发布于:四川省米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