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22日晚,马来西亚某公寓39楼的监控记录下最后的画面——20岁的山东姑娘小文(化名)纵身跃下,手腕上还戴着母亲临行前亲手佩戴的平安银镯。此时距离她落地马来西亚开启留学生活,仅过去9天。
“甜得像蜜的芒果”与突如其来的“警方来电”
抵达马来西亚初期,小文曾兴奋地向母亲视频分享留学生活:宿管阿姨教的椰浆饭、甜如蜜的本地芒果……这些温馨片段在3月18日戛然而止。当天中午,她接到自称“马来西亚通讯局”的电话,称其国内手机号涉嫌发送诈骗短信,需配合“上海虹口杜警官”调查。对方通过伪造的警官证照片、ICU老人受害细节,逐步攻破小文的心理防线。
被监控的5000字“自白书”
遗物中的手机还原了触目惊心的真相:诈骗分子胁迫小文安装监控软件,实时掌控她的定位、通讯录及相册,并以“跨国追捕全家”威胁她签署“保密协议”。3月22日下午,骗子最终索要25.8万元“自证金”,小文在给母亲的求救信中写道:“不能告诉别人,否则会被连累。”母亲警觉劝阻未果,当晚便接到女儿坠亡的噩耗。
展开剩余52%留学中介与校方的责任争议
小文的高考留学之路本就曲折——原定烟台院校因名额不足被临时调整至“山东艺术学院国际本科班”,雅思成绩未达标仍被安排赴马“先补习后入学”。坠亡事件后,家属质疑中介机构与学校未提供必要的生活安全保障,而涉事多方均推诿责任:教育机构称“仅负责咨询”,学校则表示“留学阶段生活问题自理”。
中国驻马使馆紧急反诈提醒
此案并非孤例。数据显示,22岁左右的留学生是电诈高危人群,有人甚至抵境首日即被骗。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再次强调:“公检法机关不会电话索要保证金,切勿向陌生链接授权隐私信息。”
小文的5000字遗书里,最后一页写着:“妈妈,镯子硌得疼,但我真的怕。”这个曾梦想“攒钱读博”的女孩,最终湮灭在跨国诈骗团伙编织的恐惧中。事件发生半年后,家属仍在为追责与真相奔走,而此案留下的警示,远比留学生公寓39楼的风更刺骨。
发布于:湖北省米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